人工智能

AI日报:字节发布豆包1.5深度思考模型;微信首个AI助手 “元宝” 上线;OpenAI发布o4-mini、满血版o3

欢迎来到【AI日报】栏目!这里是你每天探索人工智能世界的指南,每天我们为你呈现AI领域的热点内容,聚焦开发者,助你洞悉技术趋势、了解创新AI产品应用。新鲜AI产品点击了解:https://top.aibase.com/1、OpenAI发布两款多模态推理模型o4-mini、满血版o3OpenAI在技术直播中推出了其最新的多模态模型o4-mini和满血版o3,这两款模型具备同时处理文本、图像和音频的能

Anthropic警告:距离无人干涉的 “AI员工” 时代,只剩一年了!

站长之家(ChinaZ.com) 4月23日 消息:人工智能公司 Anthropic 的首席信息安全官杰森・克林顿(Jason Clinton)就企业运营方式的重大转变发出了警告:到明年,完全自主的 “AI员工” 可能就会开始替代各大企业的人类员工。这些 AI 将不再是简单的工具或助手,而是拥有自己的账户、记忆、且在公司组织中承担专门职责的虚拟员工。克林顿表示,相较于如今功能单一的 AI 系统

继微软之后,亚马逊也放弃了“雄心勃勃”的 AI 数据中心计划

两家银行表示,亚马逊已暂停有关一些国际数据中心的谈判。站长之家(ChinaZ.com) 4月22日 消息:削减 AI 数据中心计划的科技巨头数量增至两家。据富国银行和 TD Cowen 称,亚马逊已经暂停了以欧洲为主的部分主机托管数据中心交易的谈判。此前不久,已有多份报道称微软暂停或取消了部分这类计划。富国银行的一份报告写道:“目前还不清楚暂停的规模有多大,但其立场与我们最近从微软听到的情况相

美图WHEE推出图像生成模型 Miracle F1 :风格多元更逼真

近日,WHEE 平台推出了全新的人工智能图像生成模型 Miracle F1,该模型以其极高的图像生成质量和对复杂概念的精准理解,为 AI 图像创作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。Miracle F1的一大亮点是其能够生成极具真实感的图像。它能够像摄影师一样理解物体的反光效果,像建筑师一样精准地计算空间透视关系,像画家一样捕捉光线流动的轨迹,从而实现了画面质感和语义理解的跨越式升级。通过智能模拟真实世界的光影和

​Meta 人工智能研究副总裁乔尔・皮诺即将离职

Meta 的人工智能研究副总裁乔尔・皮诺(Joelle Pineau)在周二通过 Facebook 宣布,她计划于5月离开公司。这位在 Meta 内部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(FAIR)工作超过两年的领导者,曾在业界享有盛誉,负责指导公司在 AI 领域的创新和发展。皮诺的离职正值 Meta 加大其人工智能投入的关键时刻。公司在2025年计划投入高达650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建设,显示出 Meta

全国!情感大模型养老陪护机器人落地重庆

快科技3月21日消息,据报道,全国首款情感大模型养老陪护机器人裴裴”近日在重庆正式落地,标志着情感陪伴机器人从概念走向现实,为养老领域带来革命性变革。裴裴”不仅仅是一个执行指令的机器人,更是一个能够主动感知、理解并回应老人需求的家庭成员”。通过大模型与具身智能的深度融合,裴裴”能够主动感知老人的情绪波动,预警健康风险,并提供个性化的情感陪伴和照护服务。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,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

关于印发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》的通知【国信办通字〔2025〕2号】

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、通信管理局、公安厅(局)、广播电视局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互联网信息办公室、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公安局、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:为了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,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,保护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,维护社会公共利益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公安部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制定了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》,现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遵照执行。

爆火的大模型一体机,炒作or真需求?

声明: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光锥智能,作者:白 鸽,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。大模型,正在重塑“一体机”这个原本小众的服务器产品。“之前行业对一体机的需求非常少。”科大讯飞智算业务部副总经理许昀对光锥智能说道,“而现在的需求远超预期。”自开年以来,随着DeepSeek大模型的爆火,也点燃了大模型一体机市场的爆发。据IDC统计,市场上已迅速有接近百家厂商推出AI一体机产品,包括新华三等服务器厂商、京

Anthropic“AI侵权战”首胜,法院驳回环球等公司的禁令申请

AI公司主张,他们的AI训练实践属于“合理使用”范畴,而内容创作者则认为,这种做法在本质上是在侵害他们的知识产权。站长之家(ChinaZ.com) 3月27日 消息:人工智能公司 Anthropic 在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庭较量中初次战胜了知名音乐出版商,该案件一直处于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争议的前沿。2025 年 3 月 25 日,美国地方法院法官李佑美(Eumi Lee)做出了一项具有里程碑